2.刚健勇武,豪放悲凉 注入了代北游牧民族文化因子的中原文化,变得崇尚刚健勇武,更有豪放悲凉之风,这在文学艺术领域中表现得尤为突出。一首《敕勒歌》,短短27个字,便展现了一幅苍茫悲凉的草原风光。一篇《木兰诗》,悲壮感人,语言刚健,反映了北方民族的勇武气质和悲凉豪放的民歌风格。所以颜之推曾说,离别之际,江南人设酒饯行,泣泪送别,而北方人豪言相赠,欢笑分手,在悲凉中不失豪放。就连青年男女间传唱的情歌、恋歌,也大胆率真,泼辣豪放,直抒其情。如《捉搦歌》写男女相悦,直言“天生男女共一处,愿得两个成翁妪”。《折杨柳枝歌》写婚姻直言“阿婆不嫁女,那得孙儿抱”。都是直截了当,没有丝毫含蓄和扭捏作态。
中原文化的复兴中又注入了河西文化的因子。北魏太武帝拓跋焘平凉后,大批河西学者入仕北魏政府,编修史书,整理经籍,修订礼乐,将河西地区保留的汉、魏文化之脉重新在中原播种、发展。南北之间的文化交流则将江左文化因子也注入中原文化之中。这就使得复兴后的中原文化兼容了代北文化、河西文化、江东文化,形成了兼纳百川的文化格局,华夏正声的形成就是一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