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回国四个月后,陈振龙第一批引种的番薯成功繁殖,“小者如臂,大者如拳,味同梨枣”,福建巡抚金学曾获知后振奋不已,马上旌表陈氏父子此行“事属义举”,“虽曰人事,实获天恩”,随后开始在福建全省推广引种番薯。
当时,北方小麦亩产仅为300斤左右,且每年只能种一季;在南方虽然可以种两季水稻,但全年亩产也不过就五六百斤。
而番薯不仅可以种植两季,其中春薯亩产可达4000多斤,夏薯亩产可达2000多斤,全年产量可达6000多斤,尽管口感不如水稻和小麦精美,但对于长期挣扎在温饱线上的中国农民来说,这种从南美洲辗转引进的超级农作物,无疑是上天恩赐给中国人的超级礼物。
这场由陈振龙偷运番薯后,即将在中国引发的食物革命和人口革命,可以说,无论如何赞誉都不为过。
历史并非孤立的叙述线。就在陈振龙拼死从菲律宾引种番薯进入福建前后,明朝万历年间(1573—1620年),广东东莞人陈益、广东吴川人林怀兰,也分别从安南(今越南)引种番薯,进入了广东东莞和吴川等地。